一百年風雨兼程,一世紀滄桑巨變。為獻禮建黨百年,展現黨的奮斗歷程。今天,我們帶您走進位于宿遷市泗陽縣三莊鎮(zhèn)的程道口紅色教育基地,聆聽那里曾經發(fā)生的戰(zhàn)斗故事。
季永才,今年92歲,是宿遷市泗陽縣三莊鎮(zhèn)費渡村的老黨員,這首程道口戰(zhàn)役之歌初唱時老人才12歲,因為年齡小,很多故事情節(jié)老人都已經不記得了,但印象最深的就是當年新四軍挖戰(zhàn)溝的情景。
季永才說:“用那犁托,用兩床被放在上面,上頭給門板,人走路中間挖過去,朝外挖然后倒的,這邊挖那邊就倒了。”
老人口中的程道口,位于泗陽縣城西北二十余里的六塘河北岸三莊鎮(zhèn)畢灘村,這里曾是蘇北、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往來聯系的要道。1941年8月,趁日偽軍向新四軍“掃蕩”之際,國民黨先后侵占了江蘇省泗陽縣西北的程道口、史集一帶,并在程道口建筑了堅固工事。國民黨第117師第349旅第697和第698兩個團,侵占了淮陰、漣水的新渡口、張官蕩、大興莊一帶,企圖以程道口為中心,控制運河兩岸,達到東進反共的目的。
老黨員程興國說:“國民黨頑固派,王光夏在程道口筑起三個據點,阻止新四軍抗日根據地來往通道,一分為二,讓你沒有辦法交通,在陳毅代軍長的帶領下,這個釘子必須拔掉?!?/P>
王光夏在畢灘以南修了6個土圍寨,圍寨是內外兩層,設圍墻,以鐵絲網設4道外圍,擁有兩個保安團及騎兵連共1800余人,曾狂妄地鼓吹為:“連鬼子都打不開的程道口!”而英勇驍戰(zhàn)的新四軍卻偏不信這個邪!新四軍代軍長陳毅、戰(zhàn)役參謀長彭雪楓在仔細觀察地形后,發(fā)現程道口分為東小圩西小圩和中大圩三個據點,并以此設定戰(zhàn)術。
老黨員程興國說:“因為三個據點形成互相支援,當時就說叫老鷹展翅,一個老鷹兩個翅膀,中間大圩子就是個頭,兩個小圩就是翅膀,必須斷其一翼,方可取勝?!?/P>
地形易守難攻,四周都是開闊地,此時陳毅下令開挖地道,展開攻擊,并制定了《消滅王光夏戰(zhàn)斗時獎懲軍律》,共分為三條十款。
一、奮勇先登者獎為:(一)奮勇砍鐵絲網者;(二)迅速越外壕者;(三)不顧一切攀登圍墻者;(四)巷戰(zhàn)獲勝者(五)領導沖鋒者;(六)白刃決戰(zhàn)者。
二、活捉王光夏者重賞。
三、臨陣退縮者罰。
老黨員程興國說:“子彈打不透往前推,土坦克,下面就挖S形地道,往程道口據點推進,往前推著,后面人挖著,最后挖到跟前,新四軍就從地道里面沖上來看鐵絲網,往上面攻?!?/P>
殘酷的戰(zhàn)爭打了七天七夜,共斃傷頑軍190余人,俘1230余人,繳獲步槍850余支、重機槍兩挺、輕機槍12挺、迫擊炮兩門及其它物資。事后陳毅賦詩一首,謳歌本次戰(zhàn)斗之激烈: 道口破重圍,曾經彈雨飛。戰(zhàn)場遺跡在,捷報迭來歸。家住三莊鎮(zhèn)尤圩的黃小玲老人曾到戰(zhàn)場上,想找參戰(zhàn)的丈夫翁為芳,可找的近乎失明也找不見。
黃小玲說:“多少(死)人圍,我也不認識,眼哭的也看不見,溝里面都是血水,沒有法走,我就脫了(鞋)給那個紅薯堆里蹭蹭?!?/P>
如今,98歲的黃小玲老人已經去世,而這段歷史卻不曾被人遺忘。2001年,退伍老兵程興國萌發(fā)了一個讓烈士們安個家的念頭,為了還原那段歷史,近10年來,他跑遍泗陽、沭陽、漣水、灌云等地,走訪了200多人,獲得了王恒昌、季長雨、倪振輝等40多名“程道口戰(zhàn)役”中犧牲的烈士線索。
老黨員程興國說:“因為我也當過兵的,我要犧牲了沒有碑沒有墓,我的家人心里面又是什么心情呢,所以我就下決心非把它搞成不可?!?/P>
2013年,當地政府在程道口建了烈士陵園,長眠在程道口70多年的英烈們,終于有了安息的地方。2017年擴大規(guī)模啟動建設程道口黨性教育基地,總面積700余畝,設有紀念展館、英雄長廊、程道口精神學習堂等,陳毅將軍曾使用的馬槽、季永才記憶里的犁托都靜靜地陳列在展館內,再現了那段艱辛而難忘的歷史。
泗陽縣三莊鎮(zhèn)黨委書記李維兵說:“我們建立,黨建促發(fā)展的工作機制,繼承和弘揚新四軍的鐵軍精神,大力實施紅色加鄉(xiāng)村振興發(fā)展工程?!?/P>
程道口紅色教育基地先后獲評“市紅色旅游教育基地”、“市級黨性教育基地”。目前,已累計接待3萬人次前來接受黨性教育。
泗陽縣三莊鎮(zhèn)黨委書記李維兵說:“下一步我鎮(zhèn)將以農旅加文旅的模式進行全面升級打造,重點打造紅色集市,紅色工坊,特色民俗等,形成紅色文化教育的目的,讓鐵軍精神世代相傳,永遠銘記?!?/P>
雖然這場戰(zhàn)役已經過去80年,但是每次回憶起總讓人感動至深。今天美好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熱血換來的,我們應當珍惜每一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