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緒“開關” 你忽視了嗎?
2023年11月13日09:00 來源:健康中國
開心時微笑,傷心時痛哭,憤怒時握緊拳頭,沮喪時垂頭喪氣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關注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,因為通過觀察表情和姿勢,我們可以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態(tài)。
然而,通常人們會認為是先有了情緒體驗,而后情緒單向地影響表情和姿勢。但事實上,許多研究成果表明,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也會反過來影響情緒體驗,改變姿勢和調整表情能夠幫助調適心理狀態(tài),甚至幫助內在自我的成長。
所以,當孩子自己也不明白該怎么做才能不那么情緒低落時,家長和老師可以先陪同孩子調整表情和姿勢,進而改善心理狀態(tài)。
01、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如何影響情緒
具身情緒理論認為,我們是通過身體來感知情緒的。比如,當遇到危險情景時,身體先開始有反應——肌肉緊張、心跳加速、手心出汗等——我們的身體做好了戰(zhàn)斗或逃跑的準備,然后以這些軀體感受為線索,我們知道自己正在體驗被稱為害怕或恐懼的情緒。
所以,情緒是對軀體感受的再體驗,當軀體感受被調整時,情緒體驗就會發(fā)生變化。身體姿勢對情緒的影響也是如此。
比較彎腰低頭坐著和挺胸抬頭坐著的人,會發(fā)現前者在遇到挫折時更容易放棄;在進行詞匯聯(lián)想的時候更容易想起負面詞匯;在進行自我評價的時候相對更為消極。而如果對身體姿勢進行調整,情緒體驗就會隨之變化。
比如,從彎腰姿勢變成直立姿勢,將可能會增強自尊,讓人面對挫折時更加積極,并減少恐懼和羞怯。
02、用積極的姿勢和表情觸發(fā)正向情緒
社會心理學家艾米·卡迪發(fā)現,改變姿勢能夠影響內分泌和腦部活動,因此做出一些高能量姿勢能讓人更加自信、更有控制感。
比如,雙手叉腰、雙腳開立、抬頭挺胸,這能緩解緊張和提升自信;坐著時背脊靠著椅背、雙腳落在地面、一邊手臂架在椅背,這能帶來舒緩和放松的體驗;雙手舉過頭頂或放在腦后,像伸懶腰一樣拉伸身體,能減輕壓力,觸發(fā)愉悅感。這些高能量姿勢僅需要保持2分鐘,就能夠帶來情緒上的改善。
在艾米·卡迪提出的高能量姿勢的基礎上,結合文獻和臨床經驗,我們將這類可能觸發(fā)正向情緒體驗的姿勢和表情歸納為3個特征:
1.開放的、擴張的、向外延展的。比如,站直或坐直、打開雙肩、適當抬起下頜、眉頭舒展。
2.松弛的、舒緩的、不緊繃的。比如,雙臂自然下垂、雙腳踏實落在地面、面部和軀體肌肉放松。
3.篤定的、有活力的、有力量的。比如,與人交流或表達觀點時身體前傾、目光直視他人、面帶笑容。
當然,能觸發(fā)積極情緒體驗的姿勢和表情并無固定樣式,家長和老師可以通過幫助孩子去回憶,在過往體驗積極情緒時有著什么樣的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,從而尋找最適合孩子的積極姿勢和表情。
此外,我們需要意識到當前因課業(yè)負擔繁重、電子設備普及等因素,孩子們日常需要保持長時間的久坐和伏案,低頭、含胸、皺眉、肌肉緊繃等是他們常見的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。這些姿勢和表情長期固化下來,容易使孩子們產生負面心境,削減自信,降低控制感。
練習健康的坐姿、適當地休息和放松身體等,可以幫助孩子經常打斷這些消極姿勢和表情。此外,孩子適當地進行運動、參加聚會,可以使其在真實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放松身體、舒展表情。這將會更有效地幫助孩子熟悉和掌握積極的姿勢和表情。
03、不要壓抑負面情緒表達
雖然前文提到改變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能夠幫助調整情緒,但千萬不要因此就去壓抑孩子所有的負面情緒表達。
負面情緒本身是有意義的,如恐懼能夠激發(fā)孩子逃離危險的行為,不悅能夠幫助孩子調整自己與環(huán)境、他人的關系。負面情緒的表達也是有必要的,它讓孩子表達出自己對周圍人、事、物的看法,也讓孩子能夠向家長和老師、朋友傳達需求和尋求幫助。
如果否認和壓抑孩子的所有負面情緒表達,一味要求孩子做出積極的姿勢和表情,不僅無法幫助其調適情緒,反而會適得其反。幫助孩子通過調整姿勢和表情來進行情緒調適可以是一種有效方式,但前提是家長和老師對孩子有良好的共情,能夠以陪伴和支持的態(tài)度與孩子共同商討和制定調整方案。